四年了!再过几个月米课就成立4年了,48个月,多少个日日夜夜,40名同事,从0到1的阶段顺利完成。米课起源于一个细小的市场空缺,老外叫这个为Niche Market,无数人在寻找属于自己的Niche,为什么? 因为Niche充满着利润和弱竞争,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后面我会谈到。
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引来众人竞相模仿,我在《MR.HUA创业手记》这本书也记录了在2005-2007年MP3这个品类从10倍的利润到10%利润变化过程,为什么后期的新进者连10%的利润也会做?因为他们从未赚过钱,10%对他们也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卖产品的原因,产品不像服务这么容易做创新和差异化,卖家数量的增加就会影响供需之间的平衡,从而导致利润的变动。
而在服务行业就不同了,打个比方,在北京做烤鸭的很多,可以说竞争激烈,性价比高的一大把,但是即便开再多的烤鸭店对大董的客流和销售额都毫无影响,食客依然愿意花几千元吃一顿大董,为什么?因为服务不同,服务是一个流程,一个体验。服务是一个无法直接用价格来衡量的东西。大董和北京其他的烤鸭店其实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服务。所以在服务业,靠价格竞争是困难的,而即便你仿造出和大董差不多的烤鸭和装修,充其量也只能跟着喝点汤而已,吃肉的还是大董。
一个初创公司要走向成功最起码经历2-3个维度,在目前的中国环境下我定义的成功是被上市公司收购或者自己上市,换句话说你大概要做到年营业额6000万-1亿或者3-5亿;这是两个基本的硬指标,我也经常在思考米课是否有机会走向‘成功’。
答案是 ‘有机会’ 哈哈!没机会我就不写了。
第一维度 ‘垄断Niche’ 这一步已经完成,毅冰课程-料神课程-MR.HUA课程-米问社区-高流量官网-口碑,以及四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绝对的垄断。
第一维度检验标准:米课1个月的销售额应该超过市场上所有外贸在线竞争对手一年的销售额,没错是一个月换一年。米课一年的销售额应该大于外贸行业线上和线下第2-30名培训销售总额。 (有人说华哥你又要吹牛逼了吧,这还真没,我仔细算过,别被2-30名吓到,其实从2-50名也可以,因为8名开外的都是打酱油的了,不值一提,当然数据上肯定有误差,但大差不差,小行业的垄断就是这么玩法)
牛逼吗?听起来很牛逼,仔细算算不牛逼,因为在第一阶段Niche垄断是把双刃剑,Niche就意味着市场小,即便你是市场中的大哥大也不值一提,必须走向第二阶段 -多维战略。
第二维度多维战略是米课明年的Big Bet ! 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坦率的说这是一条我有激情但也没底的一个战略,因为我过往的创业记录都只完成了第一阶段,市场小到都无机会尝试第二阶段,作为处女秀自然多少是有些不确定的。
听其言,观其行,其实关注米课的朋友可能已经有所察觉,有一些我们想隐藏都无法隐藏的动作实际都在发生,猿课的诞生,金融课的预热,社区的诞生,账户的打通,项目经理的招聘,这些蛛丝马迹都指向了我们筹备已久的多维度战略,等有一天你把这一条条信息像Puzzle一样的拼起来后,看到的就是米课的多维战略。
多战略维度最大的挑战其实是管理上的挑战,第一维度需要的功夫其实和第二维度完全不同,见下图。在Niche里做到垄断只需要团长的能力圈,而第二维度需要至少军长以上的能力圈,一个人从士兵混到团长已经不易,要放弃身上的优点,吸取新的优点几乎等于自宫了,所以我以前也说过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这是一个自我摧毁然后重生的过程。
所以公司内部有的小伙伴可能觉得最近华哥和以前怎么有一点不一样了,大家见谅啊,哥还在自我摧毁中呢…..
第二个维度如果成功又要有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届时我也38岁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第三个维度一句话概括就是‘资本维度’,离我们还有点距离,不深谈了。一旦进入这个维度,至少还可以玩10年。届时我也50高寿了,尼玛,所以说我们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实属不易。
欢迎体验我们第二维度的入口, 在米课官网注册一个米课试听账户,享用米课旗下所有产品试听服务和社区,嗯,和谷歌学的,One Account, all of imiker。
关注米课的发展吧,哪怕你我根本不在一个行业,米课过去在外贸行业创造了一些奇迹,在未来我们还想创造新的历史,谁知道呢?20年前俞敏洪只是一个爬上电线杆贴小广告的个体户呢。
hua sir,页面上方“申请米课试听账号”是死链,请更新。
http://v.imiker.com/signup-imiker
谢谢